|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中心要闻 > 正文
中心要闻

“科技助力污染源精准锁定”——淡水中心成功处理多起渔业污染死鱼事故

日期:2025-07-08 14:03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近日,国内多省市频发渔业水体污染与大面积鱼类死亡事故。针对来自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紧急技术评估请求,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长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创新团队迅速响应,依托自主研发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的污染物筛查与污染源溯源分析系统”,成功识别并锁定了多个渔业污染事件中的关键可疑物及其污染路径,为应急处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针对江苏某事故案例中,淡水中心专家对事故现场采集的水样进行标准化前处理与富集,通过非靶向高通量筛查识别“未知毒”;依据毒性实验证据,评估污染风险程度;构建污染时空路径模型,实现“从水样到污染源”的智能追踪,最终成功锁定高毒性除草剂为污染元凶,水体浓度远超水产环境安全阈值,且明显导致池塘水草枯死、鱼类行为异常,团队推断污染物来自外河沟水源倒灌,并结合毒性数据库进行生态风险分级,明确该类污染已对渔业水域生态系统构成中高等级威胁。

淡水中心科研人员基于LC-QTOF-MS高分辨质谱平台,结合多区域污染数据库、毒性信息比对与地理扩散模型,突破了传统渔业污染死鱼事故处理“响应慢、识别难、溯源弱”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对污染物种类、浓度水平、扩散趋势、初始投放时间及可能来源的多维精准研判。充分展现了淡水中心近年来在非靶向污染物筛查与生态毒理学融合技术上的科研成果。

淡水中心将继续发挥国家级科研平台优势,加快构建污染物数据库标准体系,拓展人工智能与水质感知融合技术,助力打造“快准稳”的渔业污染防控新格局,守护水生态安全,护航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