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从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工作,踏上了对渔业科技的探索之路。10年来,我始终秉承“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立足科研、服务三农”的理念,扎根生产一线,潜心开展罗非鱼育种与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同中心罗非鱼科研团队的成员一起,为促进渔村发展、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全心全力服务和奉献着。
自我革新 坚定信念
进入中心后,我被分配到了生物技术研究室,成为了夏德全院士领衔的罗非鱼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夏院士治学严谨,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当时研究室承担了国家跨越计划等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科研任务非常饱满,工作状态也高度紧张。 罗非鱼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数量繁多不说,内容还涉及方方面面。从实验室内的各项科研实验到科研实验基地、项目示范点,不仅要熟悉所有仪器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还要在现有的成果基础上开拓新思路、新方法……。面对挑战,我是既兴奋又担心,生怕自己达不到夏院士的要求,跟不上整个团队的前进步伐。 2004年上半年,我被夏院士派到南京市高淳县的一个渔场蹲点,一待就是40多天。渔场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再加上我参加工作不久,对渔场很多工作还不能独当一面,于是就私自跑回中心准备向夏院士请教。夏院士一看见我,非常严肃地问我:“你跑回来做什么?渔场的实验工作怎么继续?赶紧回去,吃点辛苦也要蹲住!”我默默转身返回了渔场。虽说当时我感到有些委屈,但这件事情使我深刻地明白了“锲而不舍、刻苦钻研”这八个字的份量。 2005年,我的父亲病重住进了医院。当接到姐姐从河南老家打来的电话时,我心急如焚,几经周折终于看到了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父亲。眼前是生命岌岌可危的父亲,心里却还放不下项目示范点的实验工作。我在病床前陪了父亲两个昼夜,犹豫再三,还是悄悄地买上了返程车票。或许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就当我捏着车票,准备登上列车的时候,家里来了电话说父亲走了。整整那一年,我常常彻夜难眠,因为心中觉得亏欠亲人太多太多……。 多年来,每当我面对困难和疑惑时,我都会想起夏院士埋头工作、严谨治学的身影,想起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一次次地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信念。
扎根基层 甘于奉献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平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庄稼人说的:“不肯吃苦,哪来甜日子过?”工作中,我又经常同渔民打交道,他们身上那份朴实坚韧的吃苦干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2005年,我的工作进行了调整,中心派我去宜兴参加大浦科研实验基地的筹建工作。当时基地建设刚刚启动,条件比较艰苦,住的是潮湿阴暗的工棚,连窗户都没有,冬冷夏热。基地紧邻太湖,整个场地内杂草丛生,池塘里布满了丝藤的水草,遇上下雨天道路更是泥泞不堪。尽管困难重重,但我和同事们始终对这个基地充满了感情和希望。没有电,我们就拉电缆通电线;没有水,我们就抬水泵引水源……。我们就和普通的渔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记得有一次,大浦镇上的一位领导与我打趣说:“何杰,你晒的比罗非鱼还黑,哪里像国家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我笑而未答。因为我清楚自己的职责,每当看着基地建设一步步接近规划蓝图,再多的辛苦也算不了什么。 2006年开始,我参加了中心的吉富罗非鱼项目组,在屺亭科研实验基地蹲点,负责吉富罗非鱼的养殖和选育现场管理工作。基地的工作很清苦。每年的5-10月是工作任务最繁重的时候,为了掌握池塘中罗非鱼的情况,我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要起床巡塘,绕着所有的池塘一圈走下来,身上的衣服常常被露水给打湿了。销售鱼苗的季节,我时常凌晨一两点钟就要起床捞苗、装袋、充氧、打包,再跟车将鱼苗送往机场,有时联系不到社会上的车辆,我就自己开车去机场。到了冬天,罗非鱼要进温室越冬,为了保持温室内的温度,需要有人在基地值班烧锅炉。为了罗非鱼安全越冬,我常常放弃春节等节假日休息时间,蹲守在屺亭基地值班,独自与罗非鱼为伴。 由于长期在科研基地工作,我与妻子、孩子聚少离多,难以照顾到家庭。我的妻子在医院工作,经常需要值夜班,就只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过夜。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他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孩子真不错,自理能力很强。”我当时觉得既欣慰又惭愧,欣慰的是孩子的成长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惭愧的是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但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中心人,能够通过工作和努力,为中心这个大家庭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牺牲自己这点儿小家庭的利益实在算不了什么。
引种保种 勇于担当
2006年,中心决定从世界鱼类中心引进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落户在屺亭科研实验基地,并要求我参加这次罗非鱼的引种保种任务。我深知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引种保种能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心的科研作风、科研水平,甚至会关系到中心的国际声誉。 我随即全身心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刷池、消毒、注水、搭设网箱……,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着。当一切准备就绪,引进的60个品系的吉富罗非鱼如期“游进”了屺亭基地。吉富罗非鱼引进初期,需要在温室内进行隔离检疫。当时正值炎热夏季,温室就像一个蒸笼,里面的温度常常在50℃以上,人站在里面身上的汗就淌个不停。为了照顾好这批“国外来客”,确保引种工作的圆满成功,我丝毫不敢懈怠,每隔一段时间就到温室内检查水质、投喂饲料。饵料投多了,鱼儿吃不完会影响水质;饵料投少了,鱼儿吃不饱又影响生长。一遍饲料投喂下来,往往需要30多分钟的时间。每次从温室出来,我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浑身上下的衣服都湿透了。“功夫不负有心人。”1个月的隔离检疫期结束了,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无一死亡,引种获得了初步成功。 每年冬季是罗非鱼保种越冬的时候,也是让我最揪心担忧的日子。2008年无锡地区突遭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屺亭科研实验基地的温室顶棚被积雪压垮,当时有上万条罗非鱼亲本正在温室内保种越冬。保种池水温过低极易导致罗非鱼死亡,将会对科研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突发的灾情,我和其他值班的同事在第一时间展开了抢救。坍塌的温室顶棚压在室内的水泥池壁上,距离地面只有70公分左右,为了便于进出,我们就把排水沟的盖板揭开,从排水沟内躬身进入,然后再钻进水泥池内把罗非鱼一尾一尾地抢救出来。我们从凌晨4点一直忙到下午5点,渴了就喝口冷水,饿了就吃口盒饭,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外面的棉袄是被融化的雪水打湿的,贴身的衣服是被汗水浸透的。所幸的是,经过大家的奋力抢救,罗非鱼亲本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这不仅仅为中心开展罗非鱼研究保存了宝贵的育种材料,也为我国南方地区罗非鱼产业灾后恢复生产提供了良种支撑。 10年来,这样的应急性工作、突发事件还有许多,我总是能够按照中心的部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这是我应有的担当。
新品培育 初现曙光
2006年以来,我一直长期蹲守在屺亭基地,在引进的60个家系吉富罗非鱼基础上开展育种研究工作。我与课题组的其他同事一起,进行吉富罗非鱼一代一代的选育,一个家系一个家系的繁殖、养殖、选择、保种,一条鱼一条鱼的标记和信息采集。通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的吉富罗非鱼新品系具备了优良品种的典型特征。 为了在生产中进一步验证吉富罗非鱼新品系的优良性状,加快吉富罗非鱼新品系的示范推广,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中心与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省的多家公司、良种场开展了技术合作。作为技术支撑,在课题组的安排下,我需要经常出差到这些合作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出差不是个幸福的差事。由于合作单位多在南方地区,为了节省差旅费开支,我往往需要接连赶往几个单位,不停的换乘车、培训授课、生产实践,再加上对饮食的不适应,有时真觉得身体有些吃不消。但看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单位及时解决了技术难题,中心培育的吉富罗非鱼在当地“安家落户”,我心里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我和课题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心选育的吉富罗非鱼新品系得到了云南、广东、广西、海南、江苏等省的良种场、养殖公司和广大养殖户的广泛认可,有力促进了当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目前,我们正在准备吉富罗非鱼新品种的申报工作,争取早日通过农业部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下一步的大规模示范推广打下基础。 从事罗非鱼研究和推广工作的经历,也启发了我对本职工作的一些思考。科学成果的应用、完善唯有回归到产业的土壤里才能体现其价值。我非常喜欢与渔民们聊家常、交朋友,在解决他们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同时,也向他们请教、学习生产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再带回实验室提炼和升华,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做好积累。十年的坚持也让我收获了一些成绩:获得了1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发表的论文水平逐步提高,通过了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的博士生入学考试……。 “天道酬勤。”我相信在中心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我会继续努力,怀揣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坚定信念,扎根基层、扎根生产一线,潜心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工作,为渔村发展、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