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董在杰研究员团队在两种稻田鲤的肌肉品质和运动特性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稻鱼共作”是稻渔综合种养的典型模式,其中,尤以稻-鲤共生模式最为成熟。我国鲤养殖品种众多,适宜稻田养殖的鲤品种选择是稻-鲤共生模式的重要任务。从江田鱼(CJ)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稻-鱼-鸭”生态系统特有的一种鲤鱼,性情温顺、不爱跳跃,但生长速度慢。福瑞鲤2号(FR)是以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作为主要指标选育而成的国审水产新品种,近年来在云南、福建和贵州等多地进行稻田养殖,其长速快、产量高,但因活力强、喜跳跃、易逃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稻田收益。为此,团队以这两种稻田鲤为研究对象,通过肌肉营养成分、肌肉质地与结构以及肌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等肌肉特性分析,揭示这两种稻田鲤在营养价值和运动性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鲤鱼都是优质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和丰富的有益脂肪酸含量;肌肉特性会影响鱼类的运动能力。推测这两个品种的杂交种可能成为稻渔共生系统的优良品种——因其既能提供更理想的营养组合,又可克服亲本鱼种的固有缺陷(CJ生长速度较慢,FR逃逸风险较高)。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400204)、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05)、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项目(〔2023〕10)、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2022〕25)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TD40)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Evaluation of muscle quality and movement related traits in two common carp strains under a rice–fish farming system”发表在《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期刊上,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博士研究生龚雅婷为第一作者,董在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全文网址:https://doi.org/10.1007/s10499-025-01992-z
(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