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举办“中科3号”推介会

日期:2009-04-22 00:00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2009年4月19日,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中科3号” 异育银鲫推介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张国良处长,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体系育种与繁育研究室主任、长江水产研究所邹桂伟研究员,体系育种和养殖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黄石市科技局、水产局的领导和专家,黄石富尔水产苗种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参加了推介会,黄石电视台对这次推介会进行了专门报道。

与会代表冒雨在黄石富尔水产苗种有限公司参加了现场推介会。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张国良处长在推介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良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首要保证,也是国际农业竞争的核心,凡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良种的培育与推广工作。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在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和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培育出来的杂交鲫新品种,已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获得全国水产新品种证书,值得大力推广。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介绍了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情况,指出“中科3号”新品种推介会的召开对体系意义重大,并对下一步体系工作提出了希望。培育“中科3号”的专家——桂建芳研究员介绍“中科3号”具有生长快、碘孢子虫发病率低和不易掉鳞等优点,已在江苏、湖北、广东和广西等地建立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扩繁生产基地。“中科3号”在湖北黄冈、黄石、洪湖、武穴、黄梅、新洲和襄樊等市县推广养殖,受到当地养殖者的欢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会专家和领导,参观了黄石富尔水产苗种有限公司育苗现场,推介会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