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中心要闻 > 正文
中心要闻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召开“十四五”聘期考评会议

日期:2025-08-27 11:21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为全面总结体系“十四五”期间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阶段发展任务,8月12-13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陈家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处长马卓君、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王雪光、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胡振、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创举等受邀出席会议。会议由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主持,全体岗站专家及团队骨干等110余人参加会议。



陈家勇副站长在致辞对体系“十四五”工作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冀望“十五五”期间体系立足产业需求和市场导向,继续在为我国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胡振站长介绍了湖北在特色渔业方面取得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期望能够与体系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体系技术成果与本地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渔民增收和乡村振兴。随后,受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马卓君处长主持了对体系首席科学家的年度考评。

杨弘首席围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联合攻关、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应急和咨询服务等八个方面对体系“十四五”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随后执行专家组主持对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及综合试验站站长开展考评。

“十四五”期间,体系紧紧围绕产业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短板,在新品种培育、绿色养殖、饲料减量替代、加工保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先后培育鳜、鳢、虹鳟、黄颡鱼等8个新品种,平均生长速度提升15%,养殖成活率提高5%-10%;研发鱼粉、豆粕高效替代技术,利用乙醇梭菌蛋白、昆虫蛋白、微藻等新型非粮蛋白源,将鱼粉和豆粕添加量降低10%以上,有效缓解了进口依赖;构建池塘高效集污鱼池、自控循环水养殖仓等设施装备,推广生态轮养、稻渔共作、鱼菜共生等模式,促进养殖业绿色转型;创新特色淡水鱼保活运输及冷链冰鲜保原技术,解决运输难题。相关成果在多地示范推广,在重点产区和重点帮扶县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巩固脱贫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生物技术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