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林浩然院士带领其科研团队一行4人到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泰州刀鲚养殖基地,与徐跑研究员及其带领的“刀鲚种质资源与繁养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一起开展操作胁迫对刀鲚应激影响的实验,共同攻关刀鲚应激调控难题。 林浩然院士长期从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鱼类生长和生殖的调控机理研究,其团队在该领域研究水平居世界领先;目前,鱼类应激抗逆网络调控研究逐步成为林院士及其团队关注的焦点,该性能也是鱼类养殖及产业化的重要指标。刀鲚是我国珍稀优质鱼类,具强烈的应激反应,有“离水即死”一说,这给刀鲚的人工繁殖、苗种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阻碍了刀鲚的产业化进程。历时8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刀鲚创新团队率先通过“灌江纳苗”措施实现了刀鲚的人工繁育、养殖等技术的突破,因此,刀鲚成为了应激抗逆机理研究首选的典型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针对捕捞操作应激源,通过比较应激组和对照组的转录表达差异,运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解析刀鲚捕捞应激的主要应答通路,为下一步的刀鲚抗应激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刀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应激反应调控分子机理的揭示,将为抗应激工作的后续开展明确方向。 实验结束后,林浩然院士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刀鲚创新团队及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罗非鱼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研究员参加了座谈。座谈交流中,林浩然院士与徐跑研究员共同表达了长期开展刀鲚相关研究的合作意愿,希望能充分发挥林浩然院士科研团队在鱼类生殖、生长、应激调控方面的研究技术优势,结合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牵头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及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专项中刀鲚相关研究的契机,利用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建立的刀鲚人工繁育和养殖基地平台,不断增强研发实力、提高研究水平,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刀鲚应激应答和抗应激调控机理研究,攻克刀鲚应激给生产实践带来的难题,加快刀鲚产业化发展进程。
(水产养殖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