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风光半城湖”是江苏省无锡市生态格局的真实写照,坐拥太湖、蠡湖以及上千条纵横交错的河道,可以说,无锡的生态之源是水,民生改善则以水为重。坐落于无锡的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正是为这样一座享负盛名的鱼米水乡贡献着科学治水的无穷智慧。 开拓科学治水新思路 蠡湖是太湖伸进无锡市的内湖,自古以来就是调节无锡地面水源的天然枢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筑塘养鱼及沿岸无序开发,造成水生态严重破坏。蠡湖成为了太湖水污染的重灾区,水质常年处于劣V类,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2年起,无锡市痛下决心,按照“科学治水、综合治水”的原则,全面实施蠡湖水环境治理工程。经过4年的综合整治,蠡湖周边陆上环境发生巨变,当年杂乱无章的乡野湖泊已蜕变为华东地区最大也是极富知名度的开放式公园,水质也有了极大改善。然而,淡水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当前水体变清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外源性的水体调控实现的,而真正造成水质劣势的氮、磷含量依然居高不下。要从根本上实现水质提升,开展系统内部的生态修复工作是当务之急。 当治理无锡“母亲湖”的大旗被高高举起的时候,作为一个国家级科研院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已经开始付出行动,在寻求蠡湖内部生态修复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净水渔业”是淡水中心科研团队对蠡湖渔业与湖泊富营养化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治理理念,即依据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鲢、鳙)和底栖动物(螺、贝等)对水体中浮游生物有控制效应,抑制蓝藻的生长,并让水中的氮、磷通过营养级的转化,最终以渔产量的形式得到固定,当捕捞出水体时就转移出了氮和磷。 唤醒湖泊生态新活力 2006年5月,淡水中心联合无锡市农林局向无锡市政府提出利用内源性方法治理蠡湖水质,以较快地削弱湖水中氮、磷的“蠡湖净水渔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于同年9月通过专家论证并实施。
放养鲢鳙螺贝,无需投放食料,通过摄食藻类,并以动物蛋白的形式取出,是典型的变被动的营养贡献为主动的营养吸收。在渔业研究中心的倡导和指导下,无锡市农林局于2006年起着手实施内源性的“净水渔业”治理——“以渔治水、以渔保水和以渔净水”。 净水渔业技术与一般湖泊水库的放养鲢、鳙不同,它要求放大规格鱼种(2龄鱼种)、回捕大规格成鱼(4龄以上),要求禁捕时间长(确保鲢、鳙生长安全)和水域中有一定的鲢、鳙群体。鲢、鳙对藻类水华的控制作用虽已众所周知,但成效不显著,尤其在太湖、巢湖等大型湖泊,关键就在鲢、鳙的放、管、捕,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进一步地监测和推进。
项目组科研人员在科学、持续的水生生物及水质环境监测基础上创新非经典生物操作理论,提出了控制凶猛鱼类、放养食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直接牧食蓝藻水华的操作依据。通过精心筛选本地土著物种,探索增殖放流的种类及比例,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水生生物栖息空间,确立了按照7∶3的比例放流鲢、鳙2龄鱼种,生长到4龄以上成鱼时捕回的放、管、捕方案。按照这一方案,放养鲢鳙通过摄食藻类带走水体中的氮磷和N.P营养盐,以动物蛋白的形式取出,是典型的变被动的营养贡献为主动的营养吸收,并且巧妙的利用了2龄鱼成活率高、牧食能力强的特点,为有效实现渔业生产和生态修复的双重目标奠定了基础。 果然见效了。据来自15个检测点的数据显示,人工放流鲢鳙鱼对降解氮磷有明显的作用:2008年,湖内总氮同比降低30%,可溶性磷酸盐同比下降60%。湖中藻类生物量也大幅降低:2008年1月~10月全湖藻类平均生物量同比减少近40%;在鲢鳙鱼摄食强度最大的7月~9月,藻类平均生物量同比减少48.2%;蓝藻中危害较大的微囊藻也大为降低。与此同时,湖内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了一个等级。归根结蒂,氮、磷总量消减8%-10%,水质明显改善。
振奋人心的消息还不止于此。捕捞上来的340多吨鱼,经过权威部门检测,完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水生生物监测数据也表明,目前蠡湖内的鱼类约40余种,随着蠡湖水质的好转,预计不久的将来会恢复到更多。 打造渔业功能新模块 伴随着蠡湖实施“净水渔业”的显著成效,“净水渔业”的推广应用也辐射开来。2014年,在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牵头下,作为太湖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淡水中心联手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藻密度相对较高的太湖梅梁湖三国城水域设置2万亩围栏培育花白鲢鱼种,在藻密度最高的竺山湖和贡湖水域设置2000只封闭网箱培育花白鲢鱼种。这种分级培养技术在国内大型湖泊治污和放流方面当属首创。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管护,当年网箱培育1龄鱼种平均产量达400公斤,规格达到每公斤10尾。围栏区鱼种生长情况略比网箱好。项目共计产出1龄鱼种3248吨。据此推算,项目消化蓝藻达26万吨,固氮96吨、磷21吨。竺山湖项目实施后,打捞蓝藻量呈数量级下降态势,大片水草时隔17年后在竺山湖水域重新出现。2015年,太湖渔管办又在马山月亮湾水域增设1万亩网围进行多品种鱼种培育,同时开展不同规格、不同比例的成鱼网箱抑藻试验,探索对蓝藻消化率更高的罗非鱼网箱抑藻试验。此外,该技术还先后在江苏太湖、高宝邵伯湖、洪泽湖及浙江千岛湖、福建棉花滩水库、江西庐山西海等湖泊、水库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累计应用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为水质保护、鱼类群落结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评价了湖区生态环境,为实现渔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转载自《中国渔业报》2017-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