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初春的红河县撒马坝梯田正以它最美的身姿向世人展示着1300年来彝族、哈尼族同胞创造的农耕文明。它是穿越千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梯田文化的核心,在这里“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度共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藏而不露,波澜不惊。 距离红河县撒马坝梯田2200公里的江苏无锡,一所国家级科研院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正在密切推进着哈尼梯田里“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赢、强农富民”的精准脱贫道路,让哈尼梯田这片古老磅礴的土地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 精准选择:科技引领发展“稻渔共作” 红河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北靠昆明,南接越南,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属边疆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境内居住有哈尼、彝、苗、傣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8%,因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经济较为落后。截至2015年末,红河州仍有贫困人口71.65万,特别是梯田分布的县市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2016年4月,按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扶贫工作安排,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结合国家大宗淡水鱼、罗非鱼两大产业技术体系及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工作,抽调有关学科优势科技力量,组成专家组赴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红河县深入开展考察调研。 调研中发现,千百年来,哈尼梯田每年只种一季水稻,按照每亩平均产量300公斤计算,亩产值不足1000元,扣除劳动力、种籽、肥料成本,每亩稻田纯收益约为400元。由于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等原因,当地梯田水田改为旱田甚至抛荒呈加速趋势。失去水的养护,梯田易坍塌且难以修复,给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文化景观带来破坏性影响,哈尼梯田可持续保护形势严峻。当地耕种梯田的农户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技能,亟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以提质增收。调研组将调研情况向红河县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作了专题汇报,并建议政府政策支持、牵头组织,充分发挥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广应用“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技术促进哈尼稻作梯田可持续保护和红河精准脱贫,得到了红河县政府及云南省农业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精准脱贫:产业帮扶实现“造血”脱贫 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发挥国家科研院所引领优势,与云南省渔业局、云南中海渔业公司分别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并在红河县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智“造血”,确保“稻渔共作”项目顺利推进。 淡水中心科技人员扎根红河,精准研究“稻渔共作”技术方案。在结合红河当地地理、气候及梯田水深较浅,不宜开挖沟渠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经多方论证,筛选确定了“稻鳅共作”作为主要模式。泥鳅在当地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且长成期在4个月左右,可以实现与水稻同期同步生长。此外,泥鳅既能疏松稻田表层而不损坏水稻根系,又能利用排泄物补充稻田养分。待水稻收割时泥鳅也可收获上市,还可以利用水稻收割后的闲田再放养泥鳅,提高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哈尼梯田里基底肥沃,稻茬、败叶等有机碎屑、底栖生物十分丰富,正是泥鳅最好的天然食物来源。这样的组合正是哈尼梯田因地制宜开展综合种养技术的不二选择。 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红河县政府的支持下,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云南中海渔业公司选择70亩哈尼梯田进行了“稻鳅共作”示范试验,可实现亩产值近1万元(海拔700米以上养两茬,700米以下养三茬)。有效改变了千百年来哈尼梯田只种一季水稻,半年时间放水养田、无任何收入的耕作模式,扶持哈尼梯田群众脱贫致富的期望更是指日可待。 “苗种先行、技术跟进”, 2016年6月,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红河县合作,先期在迤萨镇勐龙村建设国家级“稻渔共作”泥鳅良种繁育基地,第一期基地面积450亩,包括占地300亩的孵化中心,以及勐龙村贫困户入股发展的150亩土地。“稻鳅共作”综合种养模式示范试验的成功鼓舞着红河百姓脱贫的决心和干劲,仅用55天时间就建成了泥鳅规模化繁育车间。基地可实现年产泥鳅种苗30亿尾,将满足全县上万亩梯田高产示范田项目对泥鳅苗种的需求,示范带动全县发展 “稻鳅共作”产业,惠及1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红河县及红河州政府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现场会,总结推广“稻鳅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对项目的推进也给予了高度重视,组织养殖、育种、环境、营养等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10余次到红河进行实验取样、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并在繁育基地、养殖示范点建成了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为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稻渔共作产业,实现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奠定了基础。 精准推广:实力减贫打造“多赢”样本 短短一年多时间,哈尼梯田“稻渔共作的综合优势已经崭露头角。 经济效益方面,按照红河县实施10万亩高产示范梯田建设的目标任务,总产值可达10亿元,惠及全县2286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4万余元,将带领12860余户,512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生态效益方面,“稻渔共作”互补,减少了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米和泥鳅、鱼等产出品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同时通过实施梯田、沟渠修复改造工程,提升了抗旱排涝能力。社会效益方面,探索出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的新路子,也为红河县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奠定了生态基础,同时通过提高产值和梯田设施建设,留住了农村劳动力,有效缓解了冬闲田、水改旱、抛荒等现象,为推进哈尼梯田保护、发展生态农业积累了实践经验。 2016年11月,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到红河州调研,对“稻渔共作”产业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要保护哈尼梯田,唱响哈尼品牌,以品牌建设带动农业生产、文化传承与旅游观光共赢发展,带动当地贫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今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海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燕提交了《推广“稻渔共作”工程开拓哈尼梯田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路径的提案》,呼吁国家层面重视和推广哈尼梯田“稻渔共作”产业扶贫模式。 云南省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哈尼梯田面积达上百万亩,稻田面积1400多万亩。“稻渔共作”模式作为一种互补共生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是建立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基础上,在保证水稻的产量不降低同时,通过提升水稻、渔产品的品质来提高产值和效益,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粮渔多赢”的最佳效果。勐龙村只是“稻渔共作”实践成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这个村庄里,哈尼梯田“稻渔共作”让淡水渔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者们践行了科技创新在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也让云南红河的贫困百姓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同时,实践也证明,政府牵头组织、龙头企业为主体产业带动、科研院所技术支撑,这种政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产业扶贫模式,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途径。 下一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国家科研院所在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科技成果在红河的转化应用,围绕“稻渔共作”全产业链开展科技攻关,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需求,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和集成区域特色“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从“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创制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提升,实现更高层次的精准脱贫。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跑研究员(左二)在泥鳅繁育车间察看泥鳅繁育情况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跑研究员(左三)察看放养泥鳅生长情况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戈贤平研究员(左四)在泥鳅苗种繁育基地技术指导
红河农民在哈尼梯田放养泥鳅苗
泥鳅苗 (转自《中国渔业报》201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