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良种先行,养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育种的配套建设。此次调研的第二站——红河县哈尼梯田国家级稻渔共作泥鳅繁育基地,在泥鳅繁育基地,崔利锋院长一行首先参观了亲鳅培育池,红河县委张智俊书记介绍,基地是由政府出资、企业出人、科研单位出技术政企研三方合作共同创建,是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的红河第一家泥鳅育苗场,红河县依托“云南中海渔业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稻渔共作”产业,以勐龙村泥鳅种苗养殖基地为中心,第一期泥鳅种苗养殖基地面积450亩,年可培育泥鳅种苗达30亿尾,除为红河县10万余亩的梯田泥鳅养殖提供种苗外,还可为周边提供泥鳅种苗20亿尾。
崔利锋院长(右一)在泥鳅规模化繁育车间察看苗种孵化情况
在鳅苗规模化孵化室,徐跑主任向崔利锋院长介绍,这里包含了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十几项专利技术,如水体的循环、水质的过滤净化等各个环节,目前每只孵化缸可出鳅苗100万尾,从破膜到出苗需要24个小时,从出苗到养至3厘米约需一个月。当崔利锋院长询问鳅苗的孵化率可以达到多少时,徐跑主任说:我们目前已经解决了亲鳅同步破膜的问题,孵化率可达30%到40%。不过,谈起这个基地,徐跑主任最自豪的莫过于它的建设速度,从开工建设到建成只用了短短的55天,效率之高是他之前也很少见的。徐跑主任说,这离不开红河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龙头企业中海渔业的全力配合,政企研紧密合作,三者缺一不可。
崔利锋院长察看泥鳅生长情况
最后,调研组一行来到了室外鳅苗培育池,崔利锋院长挨个仔细观察了各个不同生长期的鳅苗,最大的已经达到了5厘米。徐跑主任说,第一步我们是把泥鳅繁育基地建出来,实现泥鳅种苗在当地的自给自足,这个我们已经在55天之内做到了。接下来,淡水中心将进一步在培育泥鳅新品种上寻求突破,将培育出适合在梯田里养殖的新的泥鳅品种,目前已经做到F3代了。
崔利锋院长在详细了解了梯田稻鳅共作和泥鳅繁育基地后,对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红河的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得知这些成绩的取得仅仅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之后,更是对中心科研人员的辛苦付出表示了赞扬。对此,中海渔业的所有人都感同身受,正如董事长肖燕所说,在2016年一年时间里,中心派出了9批次共63名科技人员赴红河参与精准脱贫项目,这其中包括中心领导和各科室主任,而徐跑主任一人一年里就带队来了7次,中心对红河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态度,今天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就不足为怪了。
崔利锋院长察看泥鳅苗培育情况
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徐跑主任指着繁育基地边的一块空地向崔利锋院长讲述他下一步的打算,淡水中心准备在这里建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这个工作站已经设计完成,建成后工作站将承担三个功能,第一个是线上质量可追溯的功能;第二个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的功能;第三个是生态农业展示功能。未来将打造一个哈尼梯田“渔稻共作工程”的图片展,展览内容侧重于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比如,泥鳅的整个生活周期,泥鳅与稻之间共作与联作的机理关系,这个关系目前大家都还没有去探讨,还有整个稻田的循环系统如微生物与能量流的一个循环问题。今天我们科研人员的采样、实验研究,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把梯田稻渔工程的整个过程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出来,让大家一目了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山傍树而建,在这里创建一个育、繁、推一体化的基地,以后中心的科技人员,及科技培训共作就扎根到这里。当然,每个村的培训还是要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倚重于农村带头人的培训,今后的培训,不局限于技术的提升,更要注重理念更新和对消费市场的敏感度。随着 “稻鳅共作”模式的推广和养殖面积的扩大,今后还将考虑建设深加工基地,徐跑主任说,加工是随着产业链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现在我们有十万亩的泥鳅出来了,那就必须考虑销路的问题了。对于微生物制剂,既可以调水、又是泥鳅的活性饵料,可以解决“稻鳅共作”产量的问题。因此,这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是应用之地、技术的开发之地,到最后把我们红河县当地的土博士也培养出来。
徐跑主任向崔利锋院长汇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规划情况
红河县委张智俊书记总结道,为什么全国各地都在养泥鳅我们还敢发展稻鳅共作,因为我们稻田里生产的是生态泥鳅;目前,我们如果按照每亩六千到一万尾的密度来投放,根本不需要投喂饲料,梯田里面的昆虫和微生物是非常充足的。梯田的“渔稻共作”,是完全按照其原有的状态来进行综合利用的,这是它非常重要的特色,人放天养,我们在人放天养的基础上人为地精准控制它的时间周期,合理地保持了梯田的原来面貌,而且使泥鳅能在非常好的环境下生长,相信“稻鳅共作”将会得到更大的推广,它会使红河越来越多的农民尽快脱贫,走上富裕的道路。
(摘自《科学养鱼》微信公众号2017-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