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CCTV-7《科技苑》以“哈尼梯田稻鳅共作的秘密”为题,专题报道了在云南省农业厅、红河县政府等支持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云南中海渔业公司在红河县实施的哈尼梯田“稻鳅共作”产业扶贫工作。报道内容整理如下:
千年的哈尼梯田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泥鳅为何会被养进梯田里?一条泥鳅到底如何解除梯田的危机?《科技苑》马上为你揭秘。
主持人:泥鳅很常见,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泥鳅和普通的泥鳅还真有些不一样,它不光长的不一样,就连养的地方也很有特色。
画外解说:泥鳅被搬上著名的哈尼梯田,住在诗画一样的稻田里,自然是世上少有的风景。这些泥鳅不钻泥、不打洞,不会对田埂造成威胁,在云雾笼罩下,与水稻和谐相处,也创造了世上少有的意境,但这一切都是从一场巨大的危机开始的。哈尼梯田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2013年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在这期间,哈尼梯田发生了令人担忧的变化,给哈尼梯田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个变化,就是在哈尼梯田里出现了一块块儿的玉米地。
记者:徐主任,这梯田里怎么会有玉米地呀?
徐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您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种玉米比种水稻简单,红河当地老百姓很多人在梯田里就不种水稻了,改种了玉米,梯田内就不需再保有水,导致许多水稻田改成了旱作。
画外解说:第二个变化,就是出现了一些没人种的荒地。因为在哈尼梯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每亩地也就是七八百元收入。人们收入低,生活困难,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村民:在家的差不多都是四十左右到五六十岁的那些人。
记者:你爸爸妈妈干什么去了?
当地儿童:我爸爸去打工,妈妈不打工。
画外解说:哈尼梯田山高路陡,耕种起来很辛苦,大部分的活儿都靠人力来完成。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一些老人忙不过来,有些土地也就撂荒了。
村民:看到那些梯田都荒了,大家心里都很不好过,但是没办法,很心痛。
画外解说:无论水田改成旱田,还是撂荒,都会破坏梯田。水田改成旱田后,原本一层层的梯田失去水的养护后慢慢变成了斜坡,遇上雨天,就容易水土流失,引起塌方,整个由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张智俊(红河县县委书记):哈尼梯田,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好这份遗产,我们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梯田的产出。
画外解说:那么到底如何提高梯田的产出呢?这时候,两位关键人物的出现,为政府找到了解开这个问题的钥匙。一个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从事30多年水产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徐跑研究员,一个是企业家云南中海渔业公司肖燕董事长。这两个人因为水产养殖而结缘。
肖燕(云南中海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看到水,我就会非常兴奋,因为我们是做水产的人,只要有水的资源,能够很好地用起来,那么我们就能够得到发展,所以我选择了红河哈尼梯田。这是千年的梯田、万年的泉水。
画外解说:肖燕心里清楚,要把这里的田、这里的水很好地用起来,还是要依靠徐跑研究员等专家的技术支持。
徐跑:我中心是国家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两大产业技术体系技术研发中心,还有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有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还有许多专家、博士研究生等科技人才,很多都到红河来调研、技术指导和培训,其中2016年我带队就来了7次。
画外解说:经过大量的调研,他们发现在梯田里养泥鳅特别合适,能为解除哈尼梯田危机带来新的希望。首先是当地人很喜欢吃泥鳅,红白喜事儿、招待贵宾,泥鳅是餐桌上必备的菜肴,泥鳅有很好的市场,经济效益较好。
张智俊:现在泥鳅市场价每公斤70元-80元,这个增收就会非常理想。
画外解说:而且水稻收获的时候,也正好赶上泥鳅上市。
徐跑:泥鳅的生长周期,也就是90天-120天,恰恰水稻的生长周期与泥鳅是同步的。
画外解说:他们之所以选择养泥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梯田里的水位比较低。
徐跑:泥鳅对水深要求不高,梯田里的水深一般在30厘米-40厘米,放养鱼的话,很难养成大规格。
画外解说:选定养泥鳅以后,他们就开始设计方案,着手做这件事儿。
徐跑: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的这样一个模式,通过泥鳅的稻田养殖,真正提高哈尼族人民的稻田效益。
画外解说:这个模式,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挖掘出了老百姓的内生动力,所有泥鳅的苗都由肖燕提供,收获季节由肖燕统一收购。领苗不花钱,销售有人管,效益又可观,老百姓有钱挣,才是保护梯田、脱贫攻坚的长久之路。
今天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来领苗,村里洋溢着一种分发希望的喜悦。虽然泥鳅苗需要背到高高的哈尼梯田里去养,有人甚至要走几十里的山路,但是沉甸甸的希望依然让他们十分欢快。
老杨和媳妇是最早跟着他们养泥鳅的农户,他们承包了400多亩地养泥鳅。
杨举呼(红河县乐育镇尼美村委会副主任):437亩,投放了493万尾泥鳅。
画外解说:这就意味着,每亩地里放了上万条的泥鳅苗。
我们都知道泥鳅钻泥的本领特别强,很容易逃走。所以人们在池子里养泥鳅,为了防逃,都会在池子周围按上防逃网。梯田养泥鳅,要是防逃做不好,泥鳅跑了没收成不说,泥鳅钻泥打洞甚至会造成梯田的坍塌,那后果就会严重了。可这儿的技术员却告诉记者,他们这儿的泥鳅很特别,不喜欢钻泥打洞。
黄志诚(云南中海渔业公司技术副总监):最重要的是不爱打洞,对梯田保护来说相当重要。
画外解说:泥鳅明明是爱钻泥打洞的,可为什么到了这里就不爱钻泥、不打洞了呢?这还真的是奇怪。
徐跑:本地的泥鳅是打洞的,但是我们引进了台湾泥鳅,与本地的泥鳅进行杂交后培育的泥鳅是不打洞的。
画外解说:台湾泥鳅不钻泥,长的快;本地泥鳅土生土长,适应当地高海拔的气候环境,抗病能力强。这么一杂交,就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它们的后代既可以适应梯田变化万千的高海拔气候,还不打洞,这样梯田的安全也就有保障了。
记者:这就是咱梯田里养的泥鳅呀?滑溜溜的。
黄志诚:对,这就是梯田里养的泥鳅。
记者:我透着光看,它肚皮上微微泛着金黄色。
画外解说:普通的泥鳅是灰黑色的,经过杂交的泥鳅,身上微微地泛着金黄色,卖相也更好了。为了让农民养好泥鳅,肖燕她们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泥鳅苗放进地里之前,她们叮嘱农民有两项准备工作必须做。
第一项准备工作就是田埂的修复。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很多梯田田埂就变矮或倒塌了。
这些开裂的缝隙、坍塌的田埂,如果不及时修复,稻田中的水就流走了,泥鳅也会跟着外逃。所以在泥鳅放苗前,用稻田的泥巴对田埂进行修复、加固,其实这个活儿种水稻的时候也要这么做,只是稻田里养泥鳅,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加高加宽。
黄志诚:田埂厚度要有40厘米,高度也要40厘米,这样的话才能达到水深30厘米,满足养泥鳅的技术要求。
画外解说:因为泥鳅至少要在20厘米-30厘米深的水体中生长,田埂修到40厘米,才能满足泥鳅生长的水位。田埂修好了,泥鳅放苗前,还要看看梯田的进出水口。
彭云东(云南中海渔业公司技术总监):主要是防逃出水口的拦网措施,老百姓用常规的拦网,由于大小不一的网孔,会造成泥鳅通过大的网孔逃掉。
画外解说:为此,他们设计了专门的防逃网,这种网与农民竹编的相比,网孔更加细密、均匀。
彭云东:网孔直径3毫米,太小的话,泥鳅逃不了,但容易被杂物堵塞;太大的话,泥鳅就会逃掉。
画外解说:要想这块儿防逃网很好地发挥作用,网往下插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技巧。
彭云东:像这样反过来,网与水的接触面积大了,网孔儿就相对不容易堵塞。
画外解说:彭云东建议,插好网,最好在网前插上一些小木棍儿,这样对大的一些杂物可以起到阻拦作用,出水口的网孔儿就不容易被堵住了。在梯田养泥鳅,第二项准备工作就是在梯田里挖沟。
黄志诚:这边梯田里挖的就是鱼溜,供泥鳅聚集的地方。
画外解说:当地老百姓又管它叫鱼槽或鱼沟。挖沟就挖沟呗,怎么每块儿田内挖的形状还不一样呢?
黄志诚:这个沟的形状,是根据我们每块儿田的面积、形状来确定的,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还有这边是一溜,那边是一溜。
画外解说:梯田的面积大小不一,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地,因此鱼沟的形状要根据梯田的面积大小走向来定。虽然鱼沟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首先它给泥鳅提供了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黄志诚:水温高的时候,泥鳅可以游到鱼沟里纳凉,因为鱼沟里的水位有60厘米,表层的水是热的,底层的水是凉的。
画外解说:梯田里的鱼沟,是在原来土地的基础上,再往下深挖30厘米左右,水深就可以达到60厘米,这样即使外面是40多度的高温天气,鱼沟深,太阳晒不透,水沟底层水的温度最多也就二十六七度,这正好适合泥鳅生长。除此之外,鱼沟还能为捕捉泥鳅提供便利。
黄志诚:泥鳅会集中在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用网兜来捕捞了。
画外解说:在当地,人们养泥鳅还自创了一些独特的方法,您瞧,也不是什么逢年过节的,老杨和媳妇为什么拿着鞭炮专门到梯田来燃放呢?
村民:那些鸟全部飞这里来吃泥鳅,我们燃放鞭炮就把它们给赶走了,主要是为了不让它们来这吃泥鳅。
画外解说:泥鳅的天敌可多着呢,像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在哈尼梯田,泥鳅最大的天敌就是这些水鸟。要是在池子里养,面积小,相对比较集中,搭建防鸟网很容易实现。可是在梯田,面积大,拉防鸟网不可取。因此当地老乡就自己琢磨出了一些土办法,燃放鞭炮就是其中的一种办法,鸟一听到鞭炮声就被吓跑了。但是这种办法也不能频繁使用。
彭云东:长期放的话,鸟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有时候你放鞭炮,等于对它说,快来,可以开餐吃饭了。所以说,燃放鞭炮也要因地制宜。
画外解说:换着地方放,声东击西的,还是会对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除了放鞭炮,他们还把自家的旧衣服也拿到田间,两截儿绑在一起的木棍儿,把衣服一挑儿像个稻草人似的,插在田里头,它们迎风摇曳,也能够用来吓吓鸟儿。在技术员看来,还有一个很有效的防鸟方法,那就是把握好放泥鳅苗的时间,他们建议农户在水稻秧苗返青以后再放苗。
彭云东:返青以后,秧苗已经发绿发蓬,可以给天敌造成一定程度的阻拦,所以间接地保护了泥鳅。
画外解说:秧苗返青以后,梯田里的水稻苗满满当当的,把田地给遮起来了,泥鳅就不那么容易暴露出来,返青的水稻秧苗相当于给泥鳅搭起了天然的防鸟网,而且这个时候放也能够保证泥鳅有食吃。
彭云东:秧苗返青后,稻田里面的微生物含量是最多的时候,泥鳅有足够的天然饵料就不会被饿着,体质也会很好。
画外解说:很多人把泥鳅苗背到梯田,就急着往田里放。
彭云东:不能急着放,因为这种情况,梯田里的水温和装泥鳅苗袋子里面的水温温差有点儿大,如果温差大的话,泥鳅放进田里后,它会不适应,会有应激反应,导致成活率不高。
画外解说:泥鳅是变温动物,对于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袋子里面的水温与外面的相差5度,就有可能导致它死亡。所以泥鳅苗背回来,在水稻田里先将泡上十几二十分钟,让袋子里的水温接近梯田里的水温,再放苗。
彭云东:现在还不能急着放苗,先打开这个袋子,轻轻卷一下这个袋口,透一下气,然后往袋子里慢慢浇点水进去,让它慢慢适应一下梯田里的水温,再让泥鳅缓缓进入梯田就可以了。
画外解说:在这里,稻田为泥鳅提供了天然的生长场所,水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和各种小昆虫为它们提供了天然的饵料,泥鳅的粪便也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两者互惠互利。
今年老杨和媳妇又把400多万尾泥鳅苗投进了梯田,它们期待着丰收的喜悦。
杨举呼:带来收入,赚了钱,每个人都高兴。现在在外面打工的弟兄,都想回来养泥鳅。
画外解说:2017年6月1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区域蓝色增长创新农业-水产综合种养培训研讨班在云南昆明开幕,研讨结束后,大家参观了哈尼梯田稻鳅共作的示范基地。哈尼梯田稻鳅共作模式得到了FAO官员的高度认可。
哈瓦德·马赛厄斯(FAO可持续农业计划管理团队高级水产养殖官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它帮助哈尼族人在他们的土地上过上好日子,也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缪为民(FAO亚太办事处高级官员):通过有机的结合,达到这种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汉斯·德雷尔(FAO农业及消费者保护部植物生产及保护司司长):FAO期待将亚太区域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到一起来相互学习经验,也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我们希望现有的这套“稻渔共作”系统,能够推广到世界上不同的国家。
画外解说:肖燕她们的养殖基地也被FAO授予“稻渔共作”技术示范基地。
主持人:哈尼梯田“稻鳅共作”种养结合的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还保护了梯田,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文字图片整理来源于CCTV-7《科技苑》哈尼梯田稻鳅共作的秘密2017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