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水利工程等人类干扰活动的日益加剧,鱼类资源已呈现出严重透支和持续衰退的局面。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承担灌溉、航运、发电等多项重要经济功能,而长江三角洲则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所属水域生态系统的人类活动最频繁,遭受的人为干扰作用最强烈,鱼类资源保护也最迫切。 人类活动引起的鱼类栖息地丧失和破坏是导致鱼类资源衰竭的重要原因。栖息地是指鱼类能够正常生活、生长、觅食、繁殖以及进行生命循环周期中其它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总和,主要包含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主要内容,其中产卵场是鱼类栖息地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场所,直接关系到鱼类种群的年季强度和繁衍生息。 为促进长江三角洲鱼类栖息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服务“长江大保护”战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靖江市渔政监督大队紧密合作,在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水生生态修复专项资金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要淡水鱼类产卵场修复机理及技术研究”的支持下,对位于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双涧沙水域进行了植被培育、生态浮床、人工鱼巢等多项修复措施,并重点研究了沉粘性卵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机制及其环境需求,比较分析了不同材料的附着效果,对长江鱼类产卵场的人工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4-7月,课题负责人徐东坡副研究员带领团队多次调查“双涧沙”水域地形地貌、水体理化指标、水文信息及鱼类群落特征,制定了项目总体方案;任鹏博士具体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和鲇形目鱼类产卵场人工修复工作;为监测产卵活动和不同基质的附着效果,研究生刘熠常驻趸船基地80余天......目前,该栖息地修复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其中沙洲的植被培育主要以芦苇为主,数量达500余株,将为粘草性鱼卵的附着提供重要基质;生态浮床以美人蕉为主,降低水体氮磷含量的同时提高了水面观赏性;产卵场修复则以瓦氏黄颡鱼为代表种类,以网箱和沉船作为人工鱼巢,并比较分析了树根、石块、网袋等常见材料的产卵附着效果。 尽管该研究仍处于项目初期阶段,但鱼类栖息地的人工修复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植被培育、生态浮床克服了流水环境植被修复的主要困难,人工鱼巢和产卵场人工修复初步探明了长江下游潮汐水域鱼类产卵条件和环境需求,并实现了沉粘性鱼类的产卵和附着。总体上,该项目的研究将对我国河流鱼类栖息地修复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对长江鱼类资源的种群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图-1 沙洲植被培育(芦苇)
图-2 生态浮床建设(美人蕉)
图-3 人工鱼巢--网箱
图-4 人工鱼巢—沉船
(水生生物资源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