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淡水中心科技人员在哈尼梯田开展“稻渔共作”产业调研工作

日期:2017-10-28 00:00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为进一步推进红河哈尼梯田“稻渔共作”项目,助推云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0月23-27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胡庚东研究员、范立民博士、郑尧博士、李丹丹硕士等一行5人,赴云南红河州红河县、元阳县开展哈尼梯田“稻渔共作”产业调研工作。海南省淡水渔业研究所所长王德强,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缪祥军,元阳县农业局副局长王学文,元阳县农业局水产工作站站长李梅等一同参加了调研活动。

在红河县,淡水中心科技人员以乐育乡尼美梯田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了解“稻渔共作”模式下水稻、泥鳅及鲤收成情况。采集了当地梯田的水稻秧株、水环境样品(水样、泥样、浮游、底栖生物及微生物等)和水产品样品(泥鳅、鲤),并现场测定了多种水质理化指标,结合各种生态指标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稻渔共作”模式进行评估。并结合产前(5月份)、产中(8月份)和产后(本次10月份)三个阶段,探究“稻渔共作”梯田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流动方式,排查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风险控制点,为“稻渔共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在元阳县牛角寨乡稻鱼鸭综合生态立体农业基地,科技人员们以“稻鱼鸭”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基地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稻鱼鸭”系统的模式及带动贫困户增收等方面的情况。随后就“稻鳅共作”模式中苗种存活率等关键技术点进行了指导,采集了当地梯田的水环境样品(水样、泥样、浮游、底栖生物及微生物等)和水产品样品(鲤),从经济、环境指标和水产品品质指标等方面全面评价“稻鱼鸭”模式的应用前景。

本次产业调研是依托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无锡)、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水环境控制岗位,结合我中心承担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农复合生态种养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农业部财政专项“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通过有效的项目实施为哈尼梯田“稻渔共作”产业扶贫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

调研活动结束后,云南中海渔业公司肖燕董事长还与中心科研人员就“稻渔共作”模式推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水产品的销售、加工等环节进行了充分地交流讨论。

(渔业环境与保护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