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建鲤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太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两项科技成果获201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建鲤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成果,针对建鲤种质退化,传统选育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开发了分子育种关键技术来培育鲤鱼新品种。首次将SNP分子标记运用于建鲤分子育种,获得了具有多个快速生长标记的扩繁群体。同时在分子育种中结合微卫星标记进行种群遗传分析,避免了群体内的近亲繁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件,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SCI4篇)。培育出了遗传改良的建鲤,并在全国多省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分子育种加速品种更新的可操作性,推动了建鲤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太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评估”成果,针对太湖流域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明确,容易引起消费安全隐患和消费者疑惑等问题,开展了太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明确了太湖水体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物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物毒素三类。在研究重金属对鱼类毒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首次评估了其在太湖水产品中的残留和消费风险;在研究微囊藻毒素对鱼类毒性作用机制和摸清微囊藻毒素在鱼体内残留代谢规律的基础上,首次全面评估了其在太湖水体和水产品中的残留和消费风险。同时,该成果还首次评估了多氯联苯在太湖水产品中的残留风险。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0篇;主编论著1部;参编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消费指南(论著)1部。成果为指导太湖流域水产品生产、消费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生物技术研究室、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