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孟顺龙研究员团队在杀虫剂灭多威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影响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目前,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对动植物和整体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灭多威,在土壤中迁移性强、水中溶解度高和半衰期长,存在污染水体的风险。另,肠道菌群在宿主营养吸收、免疫反应和代谢调节等各种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菌群组成可能受到农药暴露的影响。目前针对环境相关浓度灭多威长期暴露对斑马鱼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还尚未见报道。鉴于此,该研究通过探究灭多威亚慢性暴露是否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并进而破坏正常生理功能来评估杀虫剂灭多威的潜在毒性,强调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减轻其对环境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灭多威暴露显著改变了斑马鱼肠道的形态结构,其特征是绒毛缩短和断裂。PICRUSt2预测结果显示,0.05-0.10 mg/L灭多威暴露显著下调了斑马鱼肠道中营养、能量和药物代谢的功能,而0.20 mg/L 灭多威暴露显著上调了皮质醇含量、炎症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些结果都表明灭多威对斑马鱼生理压力的施加和肠道微生物群平衡的破坏,影响了正常的代谢过程并引发低度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级联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肠道功能的变化与特定细菌类群丰度的变化显著相关,包括希瓦氏菌属、红色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苍黄杆菌属、诺卡氏菌属、污染单胞菌属和拟杆菌属等。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水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相关项目(2024TD18)的支持。相关成果论文“Sub-chronically exposing zebrafish to environmental levels of methomyl induces dysbiosis and dysfunct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发表于国际Top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JCR一区,IF=7.7)上。
(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