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06 00:00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大 中 小 ]
2013年10月2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公布的一份出版物呼吁加大国家和国际支持力度,向发展中国家的小生产者传授农业生物技术。这份名为《生物技术促进小农生产:发展中国家作物、牲畜和鱼类的案例研究》的出版物用实例说明生物技术可以帮助小农改善生计和粮食安全。 《生物技术促进小农生产》包含19项案例研究,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编写。它描述了在发展中国家不同地区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并在香蕉、木薯、水稻、家畜、鱼、虾等小农生产中应用的现实情况和经验。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董在杰研究员撰写的“运用家系内选育和雌核发育技术培育建鲤”一文作为中国案例之一,介绍了建鲤育种的背景、技术路线及建鲤培育成功后产生的效果。在FAO关于该出版物的新闻发布中,特别提到了建鲤;董在杰研究员拍摄的2张照片还分别用在刊物的封面和网站上[网址:http://www.fao.org/news/story/en/item/202820/icode/(英文);http://www.fao.org/news/story/zh/item/203672/icode/ (中文)]。 据悉,19个案例中,来自印度的案例研究有4项,来自中国的2项,以及来自阿根廷、孟加拉国、巴西、喀麦隆、哥伦比亚、古巴、加纳、尼日利亚、南非、斯里兰卡、坦桑尼亚和泰国各1项。
(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