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淡水中心在稻渔综合种养生源要素循环机制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5-07-08 14:14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农综合种养创新团队、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新模式岗位在稻渔综合种养中稻田土壤生源要素迁移转化过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代表,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保障粮食供给中做出重要贡献。本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明确了稻鲤综合种养对稻田土壤中微生物介导的甲烷(CH4)、氮(N)、硫(S)和磷(P)循环过程的生态学影响,并尝试解析了微生物内潜在的多元素耦合循环机制。研究表明,与传统水稻单作相比,稻鲤综合种养通过提高土壤养分水平,显著改变了稻田土壤中CH4、N、S和P循环基因的功能多样性、总丰度及其微生物宿主多样性,抑制了反硝化作用、同化硝酸盐还原(ANR)、同化硫酸盐还原(ASR)等元素循环代谢通路,从而有助于稻田土壤氮固存、减少氮流失、促进水稻生长等。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5)、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JBFZ04)和水科院科技创新团队(2023TD64)等项目的支持。相关成果论文“Alterations in microbial-mediated methane, nitrogen, sulfur, and phosphorus cycling within paddy soil induced by integrated rice-fish farming”发表于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F=8.4)上,淡水中心侯诒然博士为第一作者,朱健研究员、李冰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科研处、水产养殖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