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刀鲚及美洲鲥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通过阶段性验收

日期:2009-06-09 00:00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6月2日,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刀鲚及美洲鲥人工繁殖技术研究”(2009JBFA01)阶段性验收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验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赵法箴院士、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首席教授等专家组成。院刘晴副院长、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副主任戈贤平研究员、江阴市副市长袁秋中、农林局副局长夏源秋以及中心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该项目通过对刀鲚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包括灌江纳苗亲本培育、饵料筛选、性腺成熟环境条件、性腺发育观察、控制亲鱼应激反应、暂养的最适温度、胚胎及仔鱼发育全过程等,突破了刀鲚人工繁殖的关键技术。累计培育亲本3000尾,在2009年5月4~20日期间,进行四批人工催产,成功获得受精卵近2万粒,受精率达到48.68%,采用网箱和土池进行孵化,最高孵化率达67.77%。
    同时,项目在引进美洲鲥受精卵培育成后备亲鱼的基础上,通过水质调控、营养强化、添加专用激素和维生素饲喂等环节进行亲鱼催熟,利用充氧运输及水泥池暂养等措施,克服了美洲鲥的应激反应。于2009年4~5月间进行了多批人工催产、授精,观察了性腺发育及胚胎发育的全过程。成功获得受精卵4000粒,受精率20.7%,孵化率52.6%。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工作汇报,对该项目研究所取得的刀鲚与美洲鲥人工繁殖关键技术阶段性突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该项目研究取得了刀鲚与美洲鲥人工繁殖关键技术阶段性突破,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不仅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更对这两种珍稀经济鱼类的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