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 繁体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科研进展

淡水中心在养殖废弃物生物炭去除水体异味物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5-08-27 14:51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

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长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创新团队在养殖废弃物生物炭去除水体异味物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土臭素是引起水生环境及水产品产生难闻异味的主要代表化学物质之一,其主要来自水生微生物(蓝藻,放线菌等),存在于水产养殖水体的土臭素会污染养殖环境和养殖系统的水产品,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目前,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是缓解异味问题的替代策略,但其应用受限于再生能力有限、活化程序复杂及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向了基于天然生物质或农业副产品制备的低成本、可持续的生物炭基吸附剂吸附剂,由水产养殖废弃物(如有害绿藻,池塘青苔)制备,兼具废物资源化和异味控制的双重优势,且在多种水体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团队合成了N掺杂/KOH协同合成的废弃青苔生物炭用于吸附去除土臭素并揭示其吸附机制。采用氨水热处理与KOH活化联用策略构建了氮掺杂分级多孔结构,用于高效吸附土臭素。在模拟与实际水体中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容量、循环利用和适用性。结合表征技术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明确了关键吸附位点及机制,为开发生物基吸附剂去除养殖水体和其他水体异味物质提供了可持续的新途径。

相关成果论文“N-doping/KOH synergy in waste moss biochar for geosmin removal in aquaculture water: Elucidating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s”发表于国际期刊《Biology》(JCR1区,IF=3.5)上。

(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