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病原,建立了无病毒苗种培育技术为核心的早期诊断技术,制订了罗氏沼虾幼虾增温培育技术规程。通过对罗氏沼虾虾塘理化因子及蓝藻的研究,确定了虾塘的优势藻,筛选到对微囊藻有较好溶藻效果的细菌;制备了藻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研制了诊断试剂盒。通过对池塘功能菌的分布、转化效率以及影响转化效率的研究,开发了8种微生态制剂产品。研究大黄蒽醌提取物对罗氏沼虾免疫与抗氧化力,抗高温、高密度、肠道菌群、肉质、促进生长的影响,开发中草药产品,防治罗氏沼虾“白体病”的有效率达80%以上。研究了氟苯尼考的药代动力学,建议罗氏沼虾休药期为15天,即450度日。建立了免疫增强剂和复合微生物生态改良剂生产线各1条;建立了10070亩罗氏沼虾无公害养殖基地和3500亩出口养殖基地,建立了科研单位、协会、出口加工企业、养殖户“四位一体”的无公害罗氏沼虾基地养殖模式;制定了出口养殖示范基地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和出口卫生质量标准。2009年获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